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第篇《年度山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出炉!》作者:博小多
3月29日下午,
首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在太原举行。
论坛上,
入围的12个考古项目的负责人,
现场进行了汇报,
并逐一回答了评委的提问。
最终,
六个项目成功入选“山西考古新发现”。
它们分别是:
(排名不分先后)
运城夏县师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忻州偏关天峰坪新石器时代遗址
运城垣曲北白鹅东周墓地
朔州朔城区后寨战汉墓地
阳泉城区平坦垴汉代古井遗址
大同平城区七里村北魏墓地
六个入围项目分别是:
(排名不分先后)
吕梁离石信义新石器时代遗址
运城盐湖董家营西汉墓地
太原尖草坪区镇城西晋墓地
晋中榆次区新付隋唐墓地
太原阳曲戴庄金墓
吕梁汾阳西关元明墓地
年,
山西省考古工作成果丰硕,
全年累计开展考古发掘96项,
其中主动性考古发掘7项,
配合基本建设考古89项,
发掘面积达多平方米,
出土文物达余件/组,
实施了12项现场文物保护和搬迁工作,
在保证学术任务的同时,
诸多基本建设中出土的文物得到全面保护。
山西省考古学会理事长、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晓毅
在总结入选项目特点时表示,
入选和入围的12个项目涉及山西8个地市,
从空间分布看几乎囊括山西全境,
充分说明山西考古工作多面开花,
各市考古工作卓有成效;
从时间分布看,
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时期,
再到战国秦汉、西晋、隋唐和元明清,
几乎每个时代都有涉及;
同时,通过项目汇报,
看到了现代考古工作的转变,
不在于追求发掘文物,而是追求遗迹背后的故事,
运用科技考古手段复原古代生活,
折射出每个考古人不忘初心,
时时牢记着自己身上的使命。
他用4个字,
评价入选的六大考古项目:
实至名归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
山西省考古学会理事长王晓毅
宣布六个考古项目入选并总结项目特点
▲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在太原举行
▲活动现场
▲山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利用处白雪冰处长致辞
▲山西晚报副总编辑吕国俊致辞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
山西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谢尧亭(右一)现场点评
六项入选考古项目代表接受记者采访
▲论坛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
山西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郑媛主持
6大入选项目
01
运城夏县师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单位:
吉林大学、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工作站
项目负责人:
段天璟
主要参加人:
方启、王晓毅、钟龙岗
山西运城盆地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问题的核心区域之一。师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距运城盐湖7公里,地处青龙河故道河曲地带,是目前晋南揭示出的内涵最丰富的仰韶早期聚落遗址。
年至年,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在夏县建立了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设施齐全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在对遗址进行全面考古钻探的基础上,联合吉林大学*大年团队对师村遗址采用航磁扫描等手段进行了勘测,发掘面积共平方米,揭示出距今年以上的石雕蚕蛹和夯土遗存。
▲图1师村遗址位置示意图
揭示*河流域最早的夯土
师村仰韶早期聚落遗址面积约3.5万平方米。聚落被夯土围墙环绕,围墙外侧有夯土台基,墙内有房址。聚落内外发现有墓葬和大量灰坑。师村遗址揭示出的仰韶早期夯土遗存,是*河流域目前发现最早的夯土,对研究我国夯土工艺的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两座夯土围墙(Q1、Q2)环绕在聚落周围。围墙基槽剖面呈倒梯形。Q1早于Q2。在Q1的部分区域可见高于地表约20厘米的平夯版块。Q2位于Q1以南,Q2西北段有一宽约6米的缺口,是围墙的门址所在,并发现有类似“瓮城”的结构。
▲图2师村遗址发掘区三维建模图
夯土台基(TJ4)为西北依Q2东、中段起建的基址,见有人工夯打而成的夯土块,为在原始地表上经搬运土方、填平坑洼、逐层夯筑而成。
灰坑有袋形、直筒型、圜底和不规则形等。房址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圆形的地面式房址F2的年代早于矩形地面式房址F1的层位关系,为探讨运城盆地仰韶早期房址的相对年代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墓葬包括多人合葬和单人葬,为土坑竖穴墓,为研究仰韶早期居民的社会形态、体质特征、亲缘关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图3墙基走向及聚落局部鸟瞰
▲图4一号、二号墙基鸟瞰
填补仰韶时代早期的空白
师村遗址出土了丰富的仰韶早期遗物,填补了仰韶早期文化发现的空白,年代早于李济先生年揭示出的西阴文化,为距今-年左右的枣园文化晚段至东庄类型时期。
陶器主要有罐、盆、钵、瓶等,依形态变化,可分为三期五段。
彩陶均为黑彩,主要包括直边、弧线三角形、直线、圆形、圆点和平行四边形等基本纹样,及其组成的复合纹。
师村遗址发现与后冈一期文化相似的鼎足,与后岗一期文化的西进有关。运城盆地位于半坡文化和后岗一期文化的强势影响形成的漩涡之中,激发了师村遗址土著文化的发展机制,而向西阴文化转化。展现出中国仰韶时代最强势的西阴文化的来源和形成过程,成为师村遗址仰韶早期聚落产生的文化背景。
▲图5一号墙基的夯土
发现中国最早的石雕蚕蛹
师村遗址出土了4枚仰韶早期的石雕蚕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雕蚕蛹形象,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之一。
石雕蚕蛹(H:5),采用中条山地的绿帘花岗岩制成。石雕整体呈*褐色带有天然黑褐色斑点,施有螺旋状的横向弦纹,简洁地勾勒出蛹的头和尾部,酷似现代家桑蚕蛹。
运城地区有“*帝正妃嫘祖养蚕缫丝”的传说。年,李济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时,曾出土半个碳化的蚕茧,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师村遗址发现的石雕蚕蛹意味着,至迟在距今年以前,*河中游运城盆地先民们就已喜爱并崇尚桑蚕,可能已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在中国考古学百年之际,师村遗址发现的石雕蚕蛹,作为我国独创的科技和艺术品,与丝绸的起源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存在密切关系,解决了“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在夏县西阴村遗址发现的问题。夏县师村遗址的考古发现,丰富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成就与重大贡献。
▲图6师村遗址仰韶早期陶器
02
忻州偏关天峰坪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忻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偏关县文化和旅游局
项目负责人:
王晓毅
主要参加人:
张光辉、郭银堂、朱智博
天峰坪遗址位于*河左岸的偏关县天峰坪镇天峰坪村东,地处关河入*河口处附近,是一座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小型石砌台城,所在台地边缘附近设置一些护坡墙,台顶及周边分布大量房址,西部存有进出的通道。
▲图1西区石构建筑(西南-东北)
年9月开始,为配合忻州市三大板块旅游公路偏关段的建设,经批准,在该台地北部进行了一次发掘,揭露面积平方米,发现阿善三期护坡墙多段、房址16座,龙山时期遗存主要为废弃堆积,包括零星墓葬。
该遗址阿善三期流行石构建筑,修建了台地边缘护坡墙、墩台,还有一批单间和连间的石砌房址等,普遍使用门轴石等建筑构件,农业经济以粟黍种植为主,生活用器盛行溜肩罐、圜底瓶等,主体年代在B.C.前后。龙山时期遗存在上述废弃后形成的堆积,出现鬲、甗、盉等器物,主体年代约相当于B.C.前后。
▲图2东区石构建筑(南-北)
该遗址是河套地区最先兴起的一批石城之一,其发现完善了*河东岸史前石城的发展轨迹。同时,其选址于两河交汇的关隘地带,形成三面环河临沟的防御态势,揭示了早期石城的一般构筑模式和兴起的重要动因。此外,遗址出土的以溜肩器为代表的阿善三期遗存与南部小官道类型形成文化的显著差异,暗示了龙山石城大范围出现前,*河两岸地区南北文化上的对峙。
▲图3门轴石
▲图4G1⑤粟、黍作物
▲图5H24黍结块
▲图6出土器物线图
03
运城垣曲北白鹅东周墓地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垣曲县文物旅游局
项目负责人:
杨及耘
主要参加人:
曹俊、钟龙刚、尚斌
墓地位于山西省垣曲县英言乡北白鹅村东,地势北高南低,北依王屋,向南距*河10公里,东南距洛阳72公里。因被盗而发现,年2月我们上报国家文物局,同年3月获得考古执照[考执字()第()号]。年4月,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首组建的北白鹅墓地考古队,正式进驻墓地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
▲图1M3墓室
年度共抢救性发掘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9座,晚期灰坑17座,墓地分为Ⅰ和Ⅱ两个区,发掘面积近一千平方米。从目前发掘情况来看,墓葬分布较疏,以大中型墓葬为主,形制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为南北向,墓主人头向北,七座墓葬有腰坑,五座有殉狗。出土铜、玉、骨等各类文物余件套,陶器几乎不见,铜容器已出土达百余件。出土的五十余件铜器发现铭文,内容16篇,涉及“中氏”“匽中”“太保”“太师”“中大父”“華”“虢季为燕姬媵甗”以及周王命“夺”掌管成周地区讼事和殷八师等内容。墓地族属为召氏后裔“太保匽中”在成周王畿内的采邑墓地。墓地时代为春秋早期。
▲图2M1墓室及出土文物正投影
北白鹅遗址是一处历时久长、内涵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遗址,为研究晋南地区不同时期的埋葬制度、人群族属、社会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和参考,对探讨*河文明,探索晋南与成周地区之间的关系,探索晋南地区文明化进程在整个中原地区的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3簋
▲图4铜甗
▲图5铜虎纹罐
▲图6簋盖铭文
▲图7玉发箍
▲图8M5铜器出土情况
04
朔州朔城区后寨战汉墓地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朔州市文物局、朔城区文物局、朔州市文物工作站、朔州市文物钻探队
项目负责人:
马昇
主要参加人:
高振华、贾尧、刘元
后寨墓地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后寨村西约2公里,东临恢河,西靠管涔山,北距秦汉马邑城址约9公里,南距阳方口约18公里,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的关键地带。年10月至年12月,为配合朔州市新殡仪馆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朔州当地文物部门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座,车马坑3座,灰坑15个。墓葬时代以战国秦汉为主,出土各类文物余件/组,以陶器为主,极少数墓葬有青铜兵器和车马器出土,器物风格及组合兼具中原农耕和北方游牧文化属性,是一处典型的汉狄文化交融的墓地。
▲图1年工作区航拍图
▲图2战国墓
后寨墓地规模大,延续时间长,陶器组合多样且演变序列基本完整,是建立北方地区长城沿线地区战汉考古断代标尺的珍贵材料。墓地文化因素复杂,既包括以单耳罐为代表的游牧民族文化因素,也有以鼓裆鬲为代表的中山国白狄族文化因素,还有以鼎、豆、壶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因素,对研究晋北地区战汉时期区域文化面貌和民族融合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外,曲尺形车马坑为晋北地区首次发现,同类型车马坑在太原金胜村赵卿墓、辉县琉璃阁及邯郸百家村等晋、赵文化核心区域也有发现,为研究战国时期赵国的势力范围及文化的影响区域等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对探讨战国时期中原及北方地区的*治、*事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图3M41墓室
▲图4M77铜剑
▲图5M58陶器组合
▲图6M陶器组合
05
阳泉城区平坦垴汉代古井遗址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
项目负责人:
韩利忠
主要参加人:
郑海伟、李瑞明
平坦垴战国古井位于山西省阳泉市洪城北路东侧,北距平坦垴战国古城北墙米,年11月棚户区改造施工过程中发现,经向国家文物局申报抢救性发掘项目后,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正式开展联合考古发掘。
▲图1井内出土木构件
因该井地处城市建成区,上部结构已无存,我们在确认现开口层位的井外结构后,对井内采取二分之一解剖分段下挖的发掘方式,弄清了古井结构及井内层位。该井为平面九边形的木构支护结构,残深9米,上口直径5米。井壁四周由两端加工成原始榫卯结构的柏木相互搭接呈闭合的九边形后逐层垒砌,为增强稳固性,垒砌过程中榫头朝向逐层更替,现存38层。根据现场分析推测该井的砌筑工艺是自上而下分段砌筑:即下挖一定的深度,砌筑木框进行支护,随后再下挖、支护,分段间距约为1.5米。井内层位分为塌落层和淤积层,出土大量筒板瓦残片及经过加工的木构件,推测当时井上方有井亭之类的建筑物,经过拼合实验可以复原出井栏的砌筑结构。
▲图2发掘现场
▲图3三维扫描
该井木构件测年数据显示:95.4%的概率在-BC;61.6%的概率在-BC,6.6%的概率在-BC。所以综合判断古井的砌筑时代为战国,废弃时代在西汉。该井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九边形的构造颇为奇特,砌筑工艺考究,木构件中的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是现存最完整的早期榫卯结构实物。该井的发现对于战国古井砌筑工艺、早期木构建筑研究、平坦垴战国古城的史料补充都有重要的意义。
▲图4井壁搭接结构
▲图5井圈复原模型
▲图6出土的木构件
▲图7出土的木构件
▲图8出土的木构件
▲图9出土铁锛
06
大同平城区七里村北魏墓地
发掘单位名称: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张志忠
主要参加人:
侯晓刚、常亮
大同平城区七里村北魏墓地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七里村西北处,东邻永泰南路,南为七里村,西侧为交通苑小区,北接开源街。东距御河1.3公里,西距大同南郊北魏墓群0.8公里。
▲图1航拍照
年8月-12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这批墓葬开展发掘工作,共清理北魏墓葬86座。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序,墓地保存状况良好。墓葬形制多为斜坡墓道土洞墓,随葬器物多为陶罐、陶壶等,共计余件,是一处十分重要的北魏墓地,为北魏平城墓葬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图2M29航拍图
尤为重要的是M29的发掘,包括墓室壁画、完整漆木棺、丝纺织品、漆器在一座墓集中发现,而且保存较好,创造了大同北魏墓葬发掘中多项唯一。M29位于墓地的北部,坐北朝南,为长方形斜坡墓道砖砌单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南北总长24.12米,墓底距地表深9.30米。墓葬未被盗扰,保留了原有葬式。墓室内保存一座完整的漆木棺,四壁、顶部绘有精美壁画,棺前随葬品原样保留,棺内发现保存较好的丝纺织品、服饰以及多件保存完整的漆器。
▲图3M29漆棺
M29完整北魏漆木棺发现对北魏木棺形制和制作工艺研究有了更全面地认识;墓室精美壁画为认识北魏时期生活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北方地区不易保存的漆器的发现和保护为漆器制作工艺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实物资料;M29的发掘创造了大同北魏墓葬发掘中多项唯一,对于北魏墓葬分期、分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图4M29墓室内部分壁画
▲图5M29木棺内随葬品
▲图6M29木棺内丝织物提取
▲图7M29木棺内丝织物
▲图8M29木棺内部分植物遗存
文综:山西晚报文辑:博多多图源: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晚报图文版权归原机构或作者所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