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下旬突发局部疫情以来,太原市统筹全市上下平急即转、快速反应、科学应对,守住了“太原阵地”,彰显了“太原力量”。
高位推动,提级指挥,体现“太原高度”
太原市委、市*府始终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接省防控办通知忻州1例初筛阳性检出者经停太原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对应急处置工作做出安排部署。疫情期间,市委、市*府坚持把局部疫情处置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成立由书记任总指挥、市长任副总指挥,各市委常委、副市长牵头组成13个专班,加强组织、提级指挥,统筹推进一线保供、民生保需、交通保障、社会保稳等工作。
迅速反应,高效应对,跑出“太原速度”
针对忻州病例在并活动情况,太原市按可能发生最大风险的标准要求,抢抓“*金24小时”。2月22日晚接报后,立即派出60支队伍人流调队伍,与小店区、迎泽区防控力量深度融合、紧密协同,全面展开深入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23日在前期流调基础上,紧盯忻州病例在并行程,通过大数据比对、人脸识别等手段,进一步查明其在阳曲一中、太原市六十六中的活动轨迹,随即派出专班人员,统筹调配公安干警、医护人员、转运车辆、防护物资,以快制快、事不过夜,连夜对六十六中、阳曲一中2名师生进行全员转运、集中隔离。
24日报告本土确诊病例后,突出六十六中为重大风险区域,重点核查4名确诊病例及其密接校外活动轨迹,调查病例家属和代课老师的外出史、接触史,反复深入、梯次推进流调溯源、追踪管控、核酸检测和环境消杀等工作,累计追踪管控人,全部实施集中隔离,坚决阻断学校疫情向社区传播。
专家研判,科学处置,突出“太原精度”
太原市根据流调结果,坚持适度从严的原则,划定封控区19个,公安、卫健、街道、社区联合值守,10轮次核酸检测除5例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划定管控区1个,实施“人不出区、严禁聚集”,6轮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划定防范区1个,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规模,连续4轮次区域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时坚持精准管控,动态调整“封、管、防”三区范围,在严防疫情传播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太原市还坚持把常态化赋码解码作为关键一招,制定完善《太原市健康码管控实施细则(试行)》,全流程优化数据收集、精准赋码、即时解码、申诉处置等各环节工作,对省外中高风险地区、有病例但尚未调整风险等级地区、来并后旅居地区发现确诊病例仍处于追溯期的风险人员,第一时间予以赋码管理,3月1日以来先后管控人。在全市范围严格执行红、*码限制出行制度,全覆盖式查验“两码”,有效发挥预警作用。
突出重点,持续作战,展示“太原力度”
按照“应急有备、处置有力”的工作要求,太原市全力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胜仗的思想和工作准备,统筹应急状态下的资源调配。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标准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全力推进隔离酒店调用征用、改造建设、人员培训等工作,提前制定启用和人员调配应急预案,明确不同疫情规模下每个隔离点启用顺序。按“四集中”要求,成建制激活救治队伍60支人、负压病床张、疑似病例隔离房间个、转运救护车辆(负压32辆),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太原市全面复盘总结尖草坪区域核酸检测实战经验,紧扣组织发动、采样点布设、人员配置、区域支援需求、医废处置、实验室质控、信息化建设等采送检报各环节,进一步完善了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应急预案,紧盯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补足储备各类医用防护、生活物资和6轮次核酸检测试剂。同时,派出15个督导组对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各类学校、集中隔离酒店进行全覆盖督导检查,针对发现问题点对点下达整改意见书,关停整顿门诊部、美发店等40所。
太原市紧扣集中隔离人员大多是中学生的实际,坚持人性化管理、精准化服务,建立起三级督导危机处理机制,全员配发平板电脑、学习教材,足量配备生活用品,组织心理教师开展“如何消除隔离恐慌”微讲座,派出老师分组包联学生,科学安排每日生活,并拍摄短视频强化正向引导,让大家安心学习、暖心生活。依托省、市专家组,动态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4例确诊病例生命体征平稳,继续一人一策一方案、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
针对市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赋码解码问题,太原市连夜开通健康码专线、公布受理邮箱、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