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和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此文是诗、史、制度的综合性文章。
一、以诗穿插于其中写人物。在牵扯人物会引用一些诗来例证。
二、诗人的基本生平脉络,主要是针对其仕途。
三、写历史背景:主要是科举制度,唐代科举基本是隋制,宋代科举是中国科举是为公平,制度最为严谨几乎无漏洞可钻的科举制度。后世的制度延续宋制,只是考核内容变成了八股文。
科举难如山,均中科举榜
我的多篇文章说过唐代科举的缺陷,导致唐代的莘莘学子考中科举非常难,才如杜甫和孟浩然也是屡试不中。
虽然唐代有很多才子也中科举,这里面也有其它因素。毕竟没有后来宋代的姓名、籍贯的糊名制,防止辨字迹的重新誉写制。
关陇贵族从南北朝到隋唐一直影响朝*所以权力寻租的可操作性就比较强了。所以在唐代一科基本就是30个进士,30个进士名称却有三分之二被*治派系及世家门阀瓜分,这些高层的名额也不定就能让你望族和*治世家得到,比如就算你是出身河东的大姓你也无法在这样的瓜分中得到太大优势。
在唐代中进士如此艰难,但是考中进士就前途一片光明了吗?非也!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孟郊在中进士写下的《登科后》,此时的孟郊憧憬于未来的美好生活中,但是现实却是击碎他的梦想,因为孟郊出身贫寒,唐代中进士还要遴选再决定授任何官职,这里面更有权力寻租的。不中遴选还要再等,中了还不一定是好职务。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最高也就是个县尉这样级别的官员。同为县尉唐代和宋代可不一样了。唐代你养家糊口是很难的,宋代中进士最低县尉,还是科举三等的起步官职。而且宋代的县尉薪俸可是养活一家老小是没有压力的,而且到三年考核合格是直接晋升的,就是晋升制度透明化、规则化。
经历均相似,初职均为尉。
高适:唐玄宗天宝八年(年),四十六岁。为睢阳太守张九皋所荐举,应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尉。
高适王昌龄:
开元十五年(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
王昌龄均为铁血男,仕途却殊途
唐代的门阀*治在初唐,唐高祖和唐太宗时还是陇西贵族占主导地位。唐高宗和武则天河东几大姓氏登上舞台,山东士族也登上舞台,是影响朝*的新势力。
科举制度自然无法把大部分优秀的人才选入朝中,因为区区几十个名额根本不够世家和权贵们的瓜分。同宋代不同,宋代大部分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都是有官职。
从出身来看:
王昌龄来说本来就比高适出身低。王昌龄虽然是山西太原人,山西太原王氏也是中国的七姓十家之一,但是即使王昌龄是王氏家族,估计也是旁支或者已经没有太大的影响力。而高适则是唐代名将曾伤安东都护的高侃之孙,在朝*自然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是出身*事世家,自然也有家传渊源的*事才能。这些对于人的一生自然也有决定作用,所以王昌龄只做到了一个江宁丞,高适却步步高升最终成为节度使,也率*讨伐过叛*,讨伐过永王之乱。从边关*旅生涯来说:
王昌龄约有3年,而高适则有5年之长,这也是高适后来能成为领*大将的因素之一吧?
从两人的抱负来说:
两者都是是铁血男儿,两者都有耕读之经历,又都萌发从*的愿望。
如王昌龄写下:
塞上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虽然诗中有讽刺之意,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其抱负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行》)。
高适则如是说:
送李侍御赴安西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莫惆怅,看取宝刀雄!同样表达出要纵马于边关杀敌的抱负和愿望。
王昌龄:边关沧桑月,诗风初奠定
王昌龄于开元十二年甲子(年),二十七岁,赴河陇,出玉门。其著名之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
在艺术风格上,王昌龄的七绝以委婉含蓄为主要特色,表现曲折,意境深远。
后人评其为:五古之严;七绝于美。而且是边塞诗创始人。
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五古之严
王昌龄的五古,严正肃然,高古劲健,颇有风骨。他以这样的的诗歌风格驰誉于盛唐诗坛。
五言古诗:特点鲜明、风格多样,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
其一,劲健奔放,雄浑豪迈。
其二,清丽幽秀,超逸旷放。胡应麟《诗薮》并把王昌龄等归入“古雅之源”。
其三,悲怆惨恻,深沉苍郁。
其四,清新活泼,自然明朗。难能可贵的是,王昌龄虽所谓“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因而抑郁忧伤。但是,诗人也并未时时陷于痛苦,永远沉于郁闷,而是不时脱略事务、摆落苍凉,从而也创作出一些颇具清新自然、活泼爽朗风格的五古诗篇。
七绝于美
初唐七绝仅七十七首,盛唐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七十四首,几乎占了六分之一。王昌龄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长,写作七绝时间也早,是唐朝诗人中较早大量写作七绝并获得优异成就的“七绝圣手”,独以七绝成为名家。七绝因为他以及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渐地成为唐代流行的体裁,因此在七绝方面他与李白齐名。中唐、晚唐七绝数量之多,仅仅次于五律。由此可见,七绝至王昌龄而体制大定,表现手法完全成熟,给后人以很大影响。
其最为出名的边塞诗: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诗是中国诗词中很多人能随口吟诵出来的诗之一。可见其影响深远,其影响力。
尤其是秦时明月汉时关更是在大量文学作品及著作中引用,即使现代文学作品著作也屡见不鲜,历史的沧桑,悠悠岁月这句话就直接概括了。
从*行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高适:年少耕游行,欲建功边关
唐朝玄宗开元十一年(年),二十岁。于是年前后到长安,后客游梁宋,遂定居宋城(今河南商丘),躬耕取给。自此时起至开元十九年(年),一直居宋州。
唐朝开元十九年(年),二十八岁。是年起至开元二十二年(年),北游燕赵,先后欲投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
北使青夷*(属范阳节度使)送兵。
担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其间离开哥舒翰后佐哥舒翰守潼关。
永王李璘谋反,高适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受命参与讨安史叛*,曾救睢阳之围。
高适诗歌都是借景来写人,很少有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
别董大千里*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从这儿也可以看出其远大的抱负。对于边关的刻画也是生动传神。
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王子怒,复倚将*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琱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壮丽的沙场征战之景,渲染了一种宏阔悲壮的氛围。后半部分则是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万死不辞,要成为描像麒麟阁的立功之臣,并且十分嘲笑那些文臣,只会读经书,不能真的杀敌报国,可叹这些文人参不透这点的话只会白白的衰老而去,不能名留青史。
所以有时人的志向和格局虽然不能完全让你走上高峰,但是走上高峰的人都是有着远大的志向和高的格局。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虽然只是写一个老卒,但是却是整个戍边将士的写照。任何朝代的和平都是这些戍边将士尤其是那些普通士兵们青春岁月的付出换来的。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戍卒食用匮乏,投降的胡人却丰衣足食的情况,批判了唐朝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举措。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坦言敌人的强大,颇具*事家的胸怀和才干,进而叹息,边境何日得宁,战士何日得归。在古代,中原地区统治者常以天朝上国自居,轻视周边少数民族,而诗中,诗人极有远见卓识地看到胡人的力量其实十分强大,有时甚至明显优于汉族*队。后来的元灭宋、清灭明,即印证了诗人的观点。诗人当时只是看到胡兵强于守*,因此边境堪忧,并未能见识到胡兵竟能践踏整个中原。
可惜这首诗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啊。唐代平安史之乱的将士往往比那些凶残的安史叛*更勇猛。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出入有声名。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家卫国从来不只是*队的事情,更需要有民众的参与,才能将侵略者掀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诗人目睹这一群生龙活虎、武艺高强的边疆健儿,对边境油然而生了几分安全感。
朔方健儿能平安史之乱不正是这种精神吗?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云愁杀人。
惨烈的战斗氛围,写景即是写战争。在字里行间读者还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这惨剧时难以遏制的悲愤心情。
这五首组诗,也表达出高适观察入微和其超前的战略思维。
塞上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