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年—年),字少伯,唐朝著名的诗人。
唐武则天圣历元年(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
开元十二年甲子(年),二十七岁的王昌龄怀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雄心壮志,远赴河西、陇右,最远到达玉门关。深度体验了边塞生活,王昌龄著名的边塞诗,大约作于这一时段。
开元十五年(年),三十岁的王昌龄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来迁龙标县尉,后世称他王龙标。李白听说这个消息后,特意为王昌龄写了一首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天宝七载戊子(年),王昌龄已经五十一岁了,在江宁丞这个职位上前后共八年,所以后世又称他王江宁。
唐肃宗至德二载丁酉(年),王昌龄路经亳州,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享年六十岁。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他的诗以七绝见长,尤其是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
在王昌龄留下的一百八十余首诗中,边塞诗、闺怨诗、送别诗是他最为著名、最拿手的题材,笔者从这三个题材中,精心选取了六首诗,能够体现盛世大唐的积极进取风貌,然后加以简单分析,请好友们欣赏:
(一)、王昌龄的边塞诗写的激昂豪迈、含蓄深沉、情景交融、语言精炼,配以格调的舒缓自然、音节的宛转浏亮,成为传唱不衰、独具特色的名作。
笔者精心取王昌龄最为著名的两首边塞诗,慷慨激昂、雄浑豪迈,体现了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盛唐精神,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请欣赏: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意: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攻袭龙城的飞将如今还在,
定然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阴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笔者: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准确描绘,表现出极其丰富
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前两句写出了对外战争的长久性,对久戍边疆将士深深地同情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该诗的名句,深沉豪迈、果敢自信。
流露出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希望朝廷能选拔有和卫青、李广一样才能的将*。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迈誓言,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从*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意:
青海湖的绵延云彩暗淡了雪山,
遥望着一座孤城那就是玉门关。
身经百战的金甲已被*沙磨穿,
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能把家还。
*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笔者:
诗人在开篇两句就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这两句诗的意
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的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山,就是河西
走廊,再往西,就可以看到孤城玉门关。青海和玉门关是唐朝时期,对外战争的最前线。
“*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该诗的名句,斗志高昂、慷慨悲壮。“*沙百战穿金
甲”,是概括力极强的一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之强悍,边地
之荒凉,都在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
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
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
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坚强。“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们,发
出得最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写得越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更加铿
锵有力、掷地有声。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二)、王昌龄的宫怨诗、闺怨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到之处。王昌龄以悲天悯人的心态,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嫔宫人、*人家属的悲情哀怨,细腻入微地摹写了她们的内心痛苦,她们对幸福的憧憬,她们的失望,她们的悔恨,这些复杂的心理。这些作品文笔之浓丽,语言之凝炼,情韵之深刻,都使后来的作者难于争胜,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闺怨的第一人。
笔者精心选取了王昌龄的两首闺怨诗和宫怨诗,王昌龄身居边塞,熟悉边塞将士们,同样也了解将士们家属的心情,写起闺怨诗来得心应手、真实感人。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三、《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意: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日盛装打扮,独自登上翠楼。忽见路边的杨柳,又发了新绿,后悔叫夫君抛家舍业去觅封侯。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笔者:王昌龄在这首诗中,细腻而含蓄地描写一位边塞将士的年轻贵妇,赏春时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
首句交代了闺中少妇整日衣食无忧,不知道愁的滋味。诗的题目是“闺怨”,开头却说不知愁,似乎自相矛盾。这恰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不知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二句写春天来了,她精心梳妆打扮,穿上盛装,来到她家的翠楼上欣赏春景。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用青色装饰,点明身份是富贵之家的少妇。
第三句描写闺中少妇欣赏着春意盎然的景色,转眼看到路边的杨柳发出了新绿,想起了诗经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才意识到丈夫离开自己转眼又是一年了,自己再打扮也没有人欣赏。
最后一句,表达闺中少妇暗自后悔,当年不该让夫婿抛家舍业到战场建功立业、寻求封侯。一个“悔”字为全诗的诗眼。充分表达了闺怨的原因是“悔”。富贵如烟云,朝夕相伴最长久啊!
暂将团扇共徘徊。四、《长信怨》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
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诗意:
清晨拿着扫帚打扫殿堂后把金殿门开,
姑且手执团扇,为消磨时光左右徘徊。
即使颜白如玉,却还不如丑陋的寒鸦,
它飞过昭阳殿,还带着君王的恩宠来。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笔者:这是一首宫怨诗,抒发了失宠宫妃的苦闷和幽怨。王昌龄借托旧事,对宫中妇女的不幸命运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是王昌龄众多宫怨诗中最出色的一首。
诗里用了汉朝班婕妤的故事。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西汉女作家、著名才女,善于诗赋,很有美德,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班婕妤最初受汉成帝宠幸,后来汉成帝移情别恋,开始偏幸赵飞燕姐妹,班婕妤为了明哲保身,她就到长信宫供养皇太后。后来班婕妤怜悯年华老去,曾作《团扇诗》,之后的历代,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宠的象征。
诗中前两句写天色方晓,金殿大门已开,宫女就拿起扫帚,从事打扫,这是每天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就手执团扇,且共徘徊,这是一时的偷闲和沉思。徘徊,写心情之不定,团扇,喻失宠之可悲。昭阳,汉朝的宫殿名,即赵飞燕姐妹所居的地方。古代以日比喻帝王,故日影即指君恩。寒鸦能从昭阳殿上飞过,所以它们身上还带有君王的恩宠,而自己深居长信宫,君王从不光顾,自己虽有洁白如玉的容颜,反而倒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了。她怨恨的是,自己不但不如同类的人,而且不如异类的物,那小小的、丑陋的乌鸦。后两句先用用“不及”,后用“犹带”,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了非常深沉的怨愤。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是该诗的名句,描写得十分微妙传神。
黯然销*者,唯别而已(三)、王昌龄的一生交游很广,极重情义,他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当时的著名诗人都有深厚的交往。他留下的诗共有首,而送别诗就有52首,他把自己忠贞深沉的友情,通过诗献给了那些正直的知心朋友。王昌龄的赠别诗在同类诗作之中别具一格,有着鲜明的个人烙印。
笔者精心选取了王昌龄最著名的两首送别诗,表现出诚挚而深厚的友情,有作者的真情表白,却没有送别的丝毫忧伤,很值得我们借鉴。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五、《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意:
冒着寒雨,我们连夜赶到了镇江的芙蓉楼,第二天清晨送走你,我面对楚山孤独离愁。洛阳的亲朋好友们,如果问起我的情况来,告诉他们,我心如玉壶的冰一样纯洁坚守!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笔者:天宝元年(年)王昌龄出任江宁(今南京)县丞,王昌龄的朋友辛渐,准备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陪他从南京冒雨连夜赶到镇江的芙蓉楼,第二天在此分手后,作了二首诗,这是其一。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该诗的名句,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来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这首诗开篇描写苍茫的江南烟雨和孤峙的楚山,诗人与朋友连夜赶程,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使该诗成为送别诗的千古名篇。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六、《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诗意:
沅江的水路四通八达连接武冈,
为君送行不觉得有离别的忧伤。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
同一轮明月又何曾是分别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者:“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该诗的名句,这可是咱唐朝“诗家夫子王龙标”的作品,在疫情期间,这句诗广为流传,有一些人把它当成日本人的作品,这是错误的啊。
开元十五年(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今湖南省洪江市)任县尉,所以后世称“王龙标”。柴侍御(名字不详,侍御,是官名)是王昌龄的朋友,在去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市)赴任之前,先到龙标去探望王昌龄,二人分别之际,王昌龄写下这首诗。
这首送别诗,王昌龄通过乐观开朗、清新婉转的语句,减轻了柴侍御的离别的愁绪。这种“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抒情手法,更能表达出两人的深情厚谊。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所以“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分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以上六首诗,或雄强刚健、豪迈奔放,或失望悔恨、悲伤哀怨,或真情告白、深情厚谊,七绝圣手王昌龄用如椽巨笔,描绘着盛世大唐的强烈的积极进取精神,您喜欢哪首诗呢?欢迎好友们一起分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