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民间故事富人霸占女子为妾,乞丐我出金元宝
TUhjnbcbe - 2023/12/5 20:52:00

明朝正德年间,山东有一位乞丐,他会读书识字,众人都称他为“穷不怕”。

他的性格非常古怪,有时候姓张,有时候姓李,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氏。

有时候住在大宅院,有时候就露宿街头,有时候穿着绫罗绸缎,有时候又蓬头赤脚,连破衣破帽都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他本来是出身于大户人家,可是偏偏视金银如粪土,为朋友两肋插刀,还喜欢为人打抱不平。

花重金为别人打官司,结果把家产挥霍一空,自己倒成了叫花子。

他对人情冷暖都看淡了,把妻子休了,一个人飘然出门,只是随身携带一根棍子,一只碗,在外面做乞丐。

他知道自己不长进,怕别人知道他的姓氏,所以在外面瞎说自己的姓氏。

有些财主看他讨饭讨得清高,做人也很仗义,还会写几首诗词,都不把他当乞丐看。

只要看进来了,还亲手泡茶给他喝,差人给他送饭,还会施舍不菲的银子给他。

他的钱财来的快,去的也去,只要是乞讨来的银子,当天就要散去。

如果他乞讨到一些穷苦人家,家中粮绝,灶上烟消,死者无棺,病者少药,他就会起恻隐心来。

他会把他讨来的冷饭与银子,反过来给这户人家。

慢慢的,凡是北京、河南、山东、山西的人,没有一个不知其名,他竟做了乞丐之中的名士。

一日,他在山西太原地界要饭。没想到这个地方这么难,只有一个卖包子的留下他吃了一碗饱饭。

其他人都看到他就打出去,还要对他出言不逊,或者是把饭倒地上,让他自己去捡。

“穷不怕”是有侠骨的人,宁可忍饥受,不肯受那嗟蹴之食。

一连饿了几日,不觉眼中发花,耳内蝉鸣。

“穷不怕”一个人住在破庙之中,又冷又饿,心里不断反思:“以前人们供我好吃好喝,一来是重我的人品,二来是慕我的名声。但是这里我初来乍到,人们并不熟悉我。我只有自己想想办法了。”

于是穷不怕自己买了一张大纸,做了招牌,上面写着:“仗义疏财“穷不怕”,自书名号肩头挂。别人施我我施人,叫化之中行教化。”

可是他拿这张招牌,饿着肚子,走到大街上,并没有一个人施舍食物给他,有些人还故意拿出残茶剩饭给他看,甚至丢到地方,说:“冷粥要留来养猫,锅巴要拿去喂狗,他想吃,没门!”

别人丢到地方的冷饭,他想吃一口,结果主人家还讨一顿棍子打了出来。太原城里的人,不约而同,都想饿死他一样。

无奈之下,穷不怕只能回到破庙里面去,就打算躺下来,饿死算了。

经历了一日,没有任何东西下肚,穷不怕觉四肢冰冷,目定口张,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其实,太原人不待见穷不怕是有原因的。原来穷不怕名声响起来之后,有一个人早就冒充穷不怕,在太原行乞。

众人都知道穷不怕一户人家只讨一次,就请他也不来了,是个好花子。

所以太原人把假穷不怕面庞举止细细看了一遍,送了银钱给他,请他好吃好喝,那个假穷不怕大挣了一笔而去。

而且还留下话:

“我‘穷不怕’是一匹好马,再不吃回头草的。如今扰过一次,以后再不来了。只恐怕有无耻之徒,等我去后,歇上一年半载,假冒我的贱名来搅扰地方,不但费了施主的钱钞,又且坏了不肖的名声。列位紧记此言,切不可被人欺骗。”

所以太原之人,一来错认了前人之貌,二来误听了先入之言,真的穷不怕来了之后,当然就不愿意施舍东西给他了。

话说太原城中有一名妓刘氏,一日正与一财主对坐下棋。

听说一间破庙死了一个乞丐,连忙停下来问:“那叫化子是那里人?可晓得他的名字?”

下人答道:“是山来来的,说叫什么穷不怕。”

刘氏花容失色:“这是个好人,怎么就这样没了呢?”

下人说:“饿死的”。

刘氏长叹一声:“别人不认识他,我和他很熟悉,以前那个穷不怕是假的”。

财主不解地问:“还有人冒充乞丐?”

刘氏把他生平善行,对财主述了一遍。

财主又说:“乞丐里面还有这样的好人?”

刘氏说:“耳闻是虚,眼见是实,我十二、三岁的时候,家里面很穷,我母亲去世,连棺材都买不起,是穷不怕给我凑了些银两,我才过了这个难关。我只留他吃得一顿饭,约他改日再来,哪知道他现在就饿死了。”

刘氏边说边泪流满面。

财主说:“我如今也替你还他一口棺木,再做些好事超度他,也算是报答他了。”

刘氏感激不尽。

财主就安排下人,取五两银子,买了棺材过去,再叫和尚给他超度。

可是到庙中一看,乞丐还有气,还没到丧命的地步。

下人给穷不怕喝了几口。乞丐慢慢的有些生气,又能说出话来:“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救我?”

下人们把刘氏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他。

穷不怕大惊道:“世上还有如此知恩图报之人,真是一名奇女子。”

惊喜了一会,就勉强挣扎起来,买些点心吃吃,要下人扶了去拜谢恩人。

刘氏见他活了,非常高兴,连忙取饭食款待他。

财主问他:“你以前都不怕穷,现在怕不怕?”

他点点头道:“穷怕了。”

财主说:“以后手上有了钱,还乱用不?”

他摇摇头道:“再不敢乱用了。”

财主对刘氏道:“他大难不死,又能悔过,将来必有好处。你与他结为兄妹,留在家中,把些闲饭养他,一来报恩,二来积德,这样可以吧!”

妓妇道:“和我想的一样。”

就在财主面前,结成了兄妹。

不久,穷不怕有点厌倦这种生活,他根本就是坐不住的人,自己心里想:“我以前就是不愿意在家天天坐着,才出来当叫花子,现在天天靠女人养活,以后我的名声不保?”

穷不怕就和财主和刘氏告辞,打算继续云游四方。

财主是个好人,赠给了他一个金元宝,要他去做生意。

“穷不怕”再三推辞,推辞不脱,只得受了。

刘氏又说:“你是个慷慨的人,但是也要为自己着想,我给你一个戒指送你,你戴在手上,但凡要花银子的时候,你就看看这个戒指,适可而止。”

说完,就退下一个金戒指,替他戴在手上。

穷不怕千恩万谢,拜别出门,心里想着:“我要认真看看,哪个生意是可以稳挣不赔,才出手”。

穷不怕来到了高阳县。

他倒是记得刘氏的话,一个月没有用一两银子。但是他又碰到了一件事情。

一日早上起来,他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跪在一个乡宦人家门口,不住地磕头,喊道:“天官老爷,还了我的人罢!”一连磕了几百个头才离开。

今日如此,明日也如此。

一连遇见十几次,“穷不怕”又开始可怜起这个老妇人。

穷不怕跟着老妇人去了一个没人的地方,问道:“你为什么跪在别人面前叩头,可以和我说下吗?”

妇人回过头来,看他一身叫花子打扮,竟然呸的一身,直接走了。

穷不怕不好再问,跟着她走,到了一个很偏的小山村,妇人走进一间草屋,把门一关,在里面失声痛哭起来。

哭了一阵,隔壁有个妇人劝他道:“周大娘,不要哭了,你家女儿肯定回不来了,以后别走动就行了。”

那妇人道:“难道我女儿被坑了,我不管么?他要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天天去他家门口磕头,咒死他家。”

穷不怕听了这话,心里很难受,就把妇人的门敲几下道:“周大娘,送女儿的来了,快些开门。”

妇人听了非常高兴,以为乡宦人家真的送女子过来了。

谁想开门一看,就是那个不识高低、好管闲事的叫化子。

妇人又骂道:“你这死叫花子,老是逗我玩做什么?”

“穷不怕”道:“大娘别生气,我是专门帮人排忧解难的,你把困难告诉我,我想想如何解决。”

那妇人笑一笑道:“好大的口气,这里面好多的达官贵人,我都告诉他们了,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帮我,你一个叫花子,有什么办法来帮我?”

“穷不怕”道:“如今世上那有个财主肯替人出银子、贵人肯替人讲公道的?只是苦命人可怜苦命人,你女儿遭遇了什么,和我说说,我就是穷尽所有也会帮你。”

那妇人还不肯信,只说是油嘴花子,要骗他茶饭吃的,随他盘问,再不开口。

隔壁的妇人说:“难道别人一片好心,你说说也不亏钱,为什么要这样?”

妇人只得一一道来。

妇人女儿今年十六岁。

三年之前,丈夫去世,无依无靠。

附近村子有几个光棍,整天在我家游荡,要强娶妇人女儿。

这个乡宦人家就让我假写一张卖契,只说卖与我家老爷。

光棍再来吵事,就拿这个卖契给他们看。

再敢闹的话,打断他们的狗腿,等一年半后,你就寻人做亲就是。”

听了这些话,妇人就按他说的做,写了个三十两的假卖契。

自从办了这事之后,光棍们也没再过来找过他。

不知不觉过了三年,妇人就想给女儿招个女婿。

那知道那个乡宦本来就是骗我,不安好心,要收我女儿做小。

可是乡宦的夫人是悍妇,不允许他丈夫纳妾,就天天折磨我女儿,每天要打一百皮鞭。

妇人去领女儿,那乡宦又留住不放,要我拿三十两给他,并且还要利息。

妇人本来就没拿这笔钱,又从何出起。

昨天妇人女儿说他的皮鞭也打过上万了,浑身的肌肉没有一寸不紫,没有一寸不烂,再经不得打了。

穷不怕道:“先别急,要多少银子才能弄出你女儿?”

妇人道:“我本来没收他一分银子,现在连本带利要六十两。”

穷不怕道:“他说这些,难道就要这些不成?”

妇人道:“他喜欢我女儿,知道我出不起这钱,就是故意刁难我的。”

穷不怕道:“我打算给你出三十两,另外三十两我另外来想办法。”

妇人道:“有什么办法?”

穷不怕道:“其实大家都想行善积德,你就写一个册子,把我写在前面,把你筹款的原因写清楚,大家你一两,我一两,这个钱很快就凑齐了。”

妇人道:“只是我怎么好意思让你出钱,你本来就这么穷。”

穷不怕道:“我这银子也是别人送的,你不用替人担心。”

穷不怕替他写了个引子。

落笔:海内知名乞儿”穷不怕”,义助赎女银叁拾两。

穷不怕拿出金元宝给妇人,妇人看了这件东西,方才手舞足蹈起来,千恩万谢。

妇人拿了这个帖子,到处去找曾经认识丈夫的人,心里想着,连叫花子都出了三十两,难道他们连叫花子都不如。

谁想到前面写了“穷不怕”的名字,正好给了众人不出钱的借口,他们纷纷说:“

“你把叫化子写在前面,教我们写在后面,明明说我是叫化不如的人了。既然叫化不如,那有银子助你?叫化了都出了三十两,那我们不是要出三百两。”

还有些人说话就更难听了:“你和这个叫化子无亲无故,他为什么要出三十两帮你,你们怕是有什么不光彩的事情。”

妇人被他说得满面羞惭,无言可对。

回到家中,妇人想着把元宝还给叫花子算了。

过了五六天,穷不怕过来找妇人,问她钱凑齐了没有。

妇人一把鼻涕一把泪,把众人的话都和穷不怕说了。

穷不怕不等他说完,直接把手上的戒指取下来,让妇人一起拿去赎女儿。

妇人感动不已。

妇人拿了财物,来到乡宦门口。家丁们还不让她进去,直到他把将元宝、金银给他们看,才放妇人进去。

妇人见了乡宦,磕了几个头,把元宝和银子摆在他面前,要他还女儿。

乡宦把元宝、戒指仔细一看,问他是那里来的。

妇人说:“是财主给我的。”

乡宦犹豫了一会,说道:“我今天有事,你先放这里,改日再说。”

妇人不敢违拗,只得应声而去。

次日清晨,穷不怕走到妇人家里,正在问情况,突然进来几个壮汉,把他和妇人都抓走了。

分别用铁链锁住。

穷不怕问是什么原因,众人不说,妇人问原因,众人也不理。

到县衙后,他们都被关在一间空屋。穷不怕和妇人跪着苦苦哀求,问为什么抓他们。

众人说:“你们抢钱粮的事情,做得来还要问我们?”

穷不怕和妇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们蜷缩成一团,等候发落。

那日乡绅看了这元宝,就一直在怀疑,只有官府才会做元宝,就算是财主家的东西,也一般是五两或者十两的银子。

又是叫花子的东西,肯定是抢来的,再加上金戒指。

元宝两边都有小字,乡宦戴眼镜细看,一边是解户的名字,一边是银匠的名字。

原来这解户与银匠就是本县的人,半年之前,高阳县解一项钱粮进京,路上遇着响马,干净打劫了去。解户把家里所有的钱换成银子,再做成元宝,送到京城去,方才保得身家性命。

这个案子至今未破,乡宦马上坐轿子把事情告诉知县,知县查验了元宝,对乡宦是千恩万谢,立马发了人马擒拿穷不怕与妇人。

知县抓着他们之后,立马升堂,先审妇人,问她从哪里得到这些脏物。

妇人全部推到穷不怕身上。

穷不怕自己主动招供,东西全是他的,不干妇人的事情。

知县说:“你快快招供你打劫钱粮的事情,否则我会动大刑。”

“穷不怕”道:“上天明鉴,我没有做这些缺德的事情。这些东西,是太原的一个妓女和财主给我的,银子是我在本地兑付的。”

知县见他不招,分付差人:“快夹起来!”

穷不怕还是不招。

知县又付禁子:“重重的敲!”

连敲上几百棍,穷不怕受不住了,就说:“别打了,是我打劫来的,其他的都花光了,只剩下这金元宝。”

知县道:“把你的同伙全部交待出来,另外其他赃物在哪里!”

穷不怕道:“小人力气很大,是我一个人做的,不干其他人事。”

知县道:“你刚才明明说是财主和妓女给你的,怎么现在又反口了。”

穷不怕道:“刚才都是胡说的。”

知县道:“这件事情一次审不明白,先把叫花子和妇人关起来。”

知县张贴一张告示,意思是已经抓到案犯,要同伙速速自首,否则严惩不贷。

告示贴了一个月,没有任何人自首。

忽然一日,穷不怕正在牢里吃饭,外面一个差人那着朱票要提审他。

穷不怕见了朱票,吓得*飞魄散,眼泪汪汪,跟了差人出去。

走到县衙,穷不怕跪下,抬起头来,只见上面坐了三位县官,两边厅柱上锁了两个犯人。

仔细一看,左边是知县,就是屈打他的人。

右边一个就是本处的乡绅,也就是告发他的人。

妇人和她的浑身是伤的女儿也跪在下面。

跪了一会,右边一个官府把知县、乡绅与下面一干人犯的名子全部交给了另外两个官府老爷。

走了三日之后,穷不怕问了差人,这才知道原因:“原来圣上知道这案子,就要求查明事实,所以把这些人全部缉拿发落。”

另外两名老爷,是按院来的。

穷不怕得知原因之后,很高兴,但是也非常纳闷,圣上怎么会管起叫花子的事情来了。

押到京城后,皇上审问知县:“这个乞丐怎么就是强盗,元宝怎么成了赃物,你怎么不认真查实,就把无辜的人定了死罪呢?”

知县说:“本犯手里现有劫去的元宝可凭,元宝上面现有解户、银匠的姓名可据。而且叫花子自己承认了。”

皇上又叫乡宦上去,问他:“你一分钱不花,要强夺良家妇女,还有你与叫花子有什么仇恨,要陷害他。”

乡宦道:“我们之间有契约,另外乞丐有元宝,这就是证据。”

皇上又叫妇人上去,问他:“这个乞丐是不是和你私通,不然为什么愿意帮你?”

妇人道:“我每天为了女儿跪在乡绅门口,乞丐路过,看我可怜,才帮我。”皇上审完了众人,方才叫到“穷不怕”。

穷不怕俯伏在地,不敢抬头。

皇上问他道:“你这个元宝和戒指,到底怎么来的,是不是抢来的?”

穷不怕道:“万岁爷在上,小人虽然是个乞丐,但也能分清是非黑白。元宝和戒指都是太原城的一个财主和妓女给我的。”

皇上道:“你并没有抢劫,你为何不供出那个财主。”

“穷不怕”道:“那个财主生得方面大耳,着实有些福相,决非盗贼之徒。我宁愿自己去死,也不冤枉别人。”

皇上道:“难怪大家对你交口称赞,你还能认出那个财主吗?”

穷不怕道:“他是小人一个大恩人,时时刻刻放在心上,我能记住。”

皇上道:“你方才说他生得方面大耳,有些福相,看个寡人像不像?”

穷不怕把皇上的面貌仔细一相,吓得不作声。

皇上道:“看你这样子,难道和我长的一样。”

穷不怕鼓起勇气,方才答应道:“是,他的面孔果然与龙颜相似。”

皇上大笑道:“如果不是相似,你今天已经被处死了。我就是那个给你元宝的财主。我微服私访,游到太原,在刘氏家住了几日。刘氏也不知道我的身份。给你元宝之后,我就想着哪有叫花子带元宝的道理,所以就差人去高阳查看,看到告示,才知道你受害。”

进京之后,我就差人来救你。你如今冤也伸了,祸也脱了,天下人也知道你穷不怕的名声了,以后你也别做这么冒险的事了。”

说了这几句,就把知县、乡宦一齐叫上去发落。

对知县道:“亏你还是父母官,不体恤民情,如果他真是强盗,为什么还在本地使用打劫的元宝?难道寡人也是盗贼不成?

就算真的可疑,你也应该了解清楚再用刑,哪有一上来就用大刑的?”

说完,让锦衣卫重打四十棍,削职为民。

又判乡绅强抢民女,直接杀了。

妇人女儿蓬头垢面,不似人形。但是现在面上血痕消了,就有些红里透白起来,走到皇上面前,尽有一种嫣然之致。

皇上把他从头至脚看了一遍,就决定把妇人女儿许配给穷不怕。他们在金銮殿拜堂成亲。

皇上佩服穷不怕的为人,又让吏部给穷不怕安排一个官职。

由于穷不怕曾经与刘氏结为兄妹,刘氏现在入宫成为贵妃,所以穷不怕又成为皇亲国戚!

满朝文武见他封了一皇亲,那一个不来庆贺?后来皇上的宠眷日隆,又赐他一个宅子,住在京城里面,荣华富贵,享用不了。

翻译自连城璧,好人有好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故事富人霸占女子为妾,乞丐我出金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