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如今,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1月20日,山西省处置非法集资领导组办公室发布风险提示,揭露涉老诈骗四大套路,提醒老年朋友注意。
投资理财类诈骗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资理财也越来越热,社会上不少人开始将手中闲钱用于投资,有些老人更是热衷理财,希望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渴望投资赚钱的心理,同时又抓住他们信息接收滞后的特点,以高收益、零风险等作诱饵,博取信任后诱使其购买“产品”。一旦购买了相关“产品”,不仅得不到所谓的“高收益”,还很有可能本金尽失。
提示:风险和收益都是并存的,凡是号称无风险、高收益的,都是骗局,无一例外。
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冒充“公检法”等国家工作人员,谎称涉嫌犯罪,恐吓老年人。为证明清白,老年人往往根据骗子提示,将自己账户的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接受调查,结果被骗。
提示:当接到陌生的电话、短信务必做到“三不”:不轻信、不透露个人及家人信息、不转账。
保健品类诈骗
经常有不法分子通过电话、视频向老年人推介药品或医疗仪器。不法分子往往将这些药品或医疗仪器说得天花乱坠、包治百病,更会打着“免费”的旗号邀请老年人进行试用。一旦老年人心动答应试用,不法分子就会以“邮费”“成本费”等各种借口骗取钱财。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药品或医疗仪器可能只是一些没有实际功效的保健品,更有甚者还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提示:治病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不可轻信那些所谓的“神医”“神药”。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神医”“神药”,如果碰到有人这样宣称,基本可以断定是骗子。
“中奖”类诈骗
骗子冒充节目组、购物平台向老年人打电话称“中奖了”,成为了幸运观众。骗子会要求老年人先缴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等,实际上是诈骗钱财。
提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万万不要贪图意外之财,收到此类中奖信息切勿轻信,必要时向警方咨询求助。
省处置非法集资领导组办公室提醒:诈骗手段在不断翻新,老年人信息接收滞后,面对一些新型的诈骗套路缺少识别能力。所以,家庭成员应多和老人沟通,告诉他们骗子的常设套路,提高防骗意识。
(责编: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