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毅是战场上一员猛将,有勇亦有谋。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数次战役用胜利的结果诉说着万毅战场生涯的种种荣耀,可在万毅意料之外的是,年林彪突然要调任李天佑,取代他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的司令员,而他被派遣到松江当司令员。
松江远不比一纵,再三劝说下万毅仍然不愿,甚至是闹了情绪,最后又是如何解决呢?
西峰刘澜波,初解心中疑惑
年万毅出生于辽宁金县的一个农民家庭,8岁的时候跟随父母移居金州县城,先后在金州公学堂和个人私塾读了几年书。
他早年在大连市钱庄当店员,之后又进入奉天省财政厅当雇员。
当时政府不作为,军阀混战,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幕幕刺痛人心的现实背后让万毅也生出了从戎报国之志。
他曾坦然自述,“自日俄战争之后东北就被日军军队占领,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自幼年起就饱尝殖民地人民被奴役的痛苦,非常痛恨日军。”
后来投身东北军之后,他每天想的都是怎么勤奋学习刻苦训练,怎么才能好好保卫生他养他的故乡。
但九一八事变让万毅变得迷茫起来,他不能理解东北军放弃抵抗让日军肆意占领的政策,他看到的是张牙舞爪的敌人朝他的家乡伸出罪恶的双手。
年9月,万毅正在沈阳担任东北军卫队统带部步兵总队第三队一营少校营长。
9月17日第三队队长荣子恒一反常态,向部队下达了一个十分不合理的命令,即次日大家带着全部武器弹药前去沈阳铁西区打野外。
直到第三天军队过了巨流河,荣子恒才袒露事实,日军在9月18日炮轰了东北大营,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上级传达下来的命令就是撤退到关内,不许轻举妄动。
万毅闻言错愕,反应过来之后便立即要求与日军拼死一战。
但荣子恒坚决拒绝,义正言辞说,“你是军人吗?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上级命令不准抵抗,谁抵抗谁负责任!”
军令如山,是真如一座大山压在众人拳拳爱国心之上,令人沉重窒息。
后来万毅得知,荣子恒早在九一八之前就得到日军即将进攻东北的消息,但战而不战,选择了退缩,心中更是难过和迷茫。
东北怎么就这样在他们的手中轻易丢了?他们可是东北边方军呀?明明建立的初衷是守卫家乡,保护手无寸铁的百姓,可现在他们拿着高额的薪酬,面对着日军侵占家乡,百姓遭受蹂躏,选择的却是袖手旁观。
万毅不知道他怎么和家乡的百姓交代,更不知道该如何和自己的初心交代。
但局势并没有因为他们撤退到关内好转,热河失守、长城抗战撤退甚至张学良都下野出洋,让形势更是急转直下,城池的失守、百姓的无助像一层细密的恐惧,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万毅的心事也越来越沉重。
年1月,张学良回国,他将万毅迅速提升为一〇五师三旅七团中校团附。
在武汉召集会议上,万毅收到了“剿共”的命令,那时的他还不明白“剿共”是做什么,直到进入豫鄂皖边区他们拉开队伍搜山,万毅才明白剿共背后是深沉的恶。
在“进剿”的过程中,万毅看到当地的老百姓生活十分困苦,穿的是破破烂烂,吃的是野菜番薯,而他们所作所为是要上山去搜剿他们。
万毅越想心中越不是滋味。
有一次在红汤沟和白己沟交界的地方,他们抓到了几个红军。
七团团长应鸿纶装腔作势,当场就拔出手枪凶神恶煞审问他们,“你们是干什么的?”
万毅见此情形十分反感,日军侵占他们的领土,他们身为中国军人总该有点民族觉悟,不去攻打敌人,现在却朝这些穷百姓耍威风。
他又联想到东北沦陷的局势,不去挽救东北深陷桎梏的百姓,却在山沟里打中国人,更加不明白领导下达的“剿共”命令。
后来万毅因为表现优秀被提拔到西安总部张学良身边,但张学良所说的“统一国家”、“拥护领袖”和“剿共”等等,并没有解决他的疑惑。
东别边防军现在在鄂豫皖攻打红军,又跑到陕北剿共,收复东北大业遥遥无期。
生活在囚笼之下的东北人民让万毅开始思考东北军的未来,有朝一日他们是否还能回到东北?
年9月在甘肃省庆阳县西峰镇,万毅结识了中共秘密党员刘澜波。
刘澜波引导着万毅思考,让他开始对中国的命运、东北军的前途以及如何才能抗日等重大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数次谈话,启发了万毅转向另一条道路。
寻找方向,积极入党
从九一八前的东北局势,谈到政府不作为东北丢失,从国外各国绥靖政策纵容日本分析到国内形势国民党排斥共产党,一心不抵抗,从蒋介石的处境和利益相关说到张学良的思想和困境,万毅对东北军的问题打开了新的思路。
可是纸上谈兵并不能切实解决现实问题,如何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如何才能实现抗日的目的,是燃眉之急。
刘澜波又向万毅提供了新的想法,他直言:
“这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办到的,需要让咱们东北军的大多数都明白这个道理工作很艰苦,但要一点一滴去做。要让东北军中的官兵都懂的:咱们现在干的事不对头,与中国人的良心和责任不符,照这样下去会亡国的!我们要明白,咱们去该拼死拼活的敌人是谁,还得明白咱们的朋友是谁,把和我们想法一致要抗日的人都团结起来成为朋友!”
刘澜波一番话像是清风吹散了一直萦绕在万毅心中的迷茫。
之后的劳山战役、榆林桥和直罗镇战役东北军惨败于红军的消息陆续传到万毅耳中,他对东北军的未来感到十分悲观。
东北军还没有真正面对敌人,仅仅是与共产党一战便损失了两个半师,这样的军队如何能在残酷的战场中生存。
一二九运动发生后,全国各地人民纷纷响应,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面对蒋介石的一意孤行,张学良此刻才开始思考与中共联合抗日的可能性。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张学良和杨虎城逐步走向联共抗日的道路。
西安事变当晚,万毅急调部队赶去渭南前线,到了西安,张学良也立即向万毅询问部队士气如何。
他们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逼迫的一军将领,张学良也担心为此军队内讧,先自己起了纷争。
张学良再三嘱咐万毅一定要将西安事变的意思表达清楚,“我们发动事变是为了争取两党合作抗日,不是争地盘,争权利。要准备作战。”
但国民党内部仍然有一部分势力对张学良逼迫蒋介石的行为很不满,万毅只能率领部下积极向他们展开政治攻势,派小战士挖单人掩体逐渐接近他们,向他们宣传。
不断通过唱歌、喊话缓和对方敌对的情绪的方式安抚众人,向他们传达西安事变的真相,说明东北军的目的是要抗日。
事实证明他们的工作也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前沿阵地下层官兵的同情和支持,西安事变和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计划顺利推进。
年2月万毅被东北军中的反共分子扣押,七七事变之后,迫于舆论压力,反共分子才将无理扣押半年多的万毅释放。
此后万毅又被安排增援江阴,负责城东防御抵抗日军西进。
中共根据当时斗争的需要和万毅积极进步的表现,派遣谷牧和张文海前去五十七军一一二师考察研究万毅的表现。
万毅得知有两个乡亲前来“拜访叙旧”,可看到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一时间很是诧异。
谷牧说是刘澜波介绍来的这才打消了万毅的疑虑,他们深入讨论了抗战的形势以及战争的经验教训,深有同感。
谷牧便趁机询问,“你对参加共产党有什么考虑?”
万毅直言,“抗日救国,我义无反顾,打日本鬼子绝无二心,我这个团请共产党放心。但我的理论不行,看过几本书,学得很不够。再说共产党讲铁的纪律,在纪律上我觉得还不够条件。”
谷牧看出他思想上的犹豫,给了他足够考虑的时间。
第二天,万毅再与谷牧和张文海谈话时,郑重表示:“我想通了,如果组织上认为我还够格,我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共一一二师工委成立后,担任书记的伍志钢和谷牧李欣首先就万毅加入党一事展开讨论。
年3月11日,经由谷牧和张文海介绍,工委决定正式吸收万毅为中共特别党员,并且在新浦陇海公寓为他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
加入中共之后,在万毅和工委的努力下,第六六七团的各个营都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很多的中下层军官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纷纷投身到党的建设中去,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万毅与工委看到追随伍志钢而来的人民群众,又按照部门人员的稀缺程度,将大部分人分配到营连工作,少部分的人留在团部组成宣传队,演唱抗日进步歌曲、演戏等,不断丰富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也对居住在防区附近的群众开展宣传工作。
宣传队还创办了油印小报《火线下》,万毅经常为小报写稿,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和作风。
他所做的努力,让全团官兵的抗日热情十分高涨。
调任司令员,是非风波
年5月,经高层共同决定,想将李天佑调任至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
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是东北部队中的“大哥”,最令人引以为豪的是它的战斗力,在打仗中都是担当重任,号称是“死打硬拼的头炮铁头”。
但是一山不容二虎,李天佑的到来意味着其他人的离开。
在第二年的1月,东北民主联军在双城召开相关人选调任的会议,总司令林彪提出想让第一纵司令员万毅和李天佑对调,他不断给万毅做思想工作。
但是习惯了战场厮杀的万毅,不愿意离开。
还有哪里比战场前线更让人热血沸腾的地方呢?
林彪做了好多思想和行动上的动作,万毅都是摇摇头,固执的不愿意离开。
万毅的一意孤行让他很不高兴,最后劝说无果两人还闹起了变扭。
林彪没有办法,不得不将万毅留下来,但是在司令员人选上坚决不肯让步,第一纵的司令员只能李天佑来做,万毅想留下来,只能做第一纵的政委。
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和初衷没有相悖,万毅欣然答应。
在留任谈话时,林彪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而那几句话,其实也是当初为何要将李天佑调任的根本原因。
林彪话里话外包含的始终只有一层意思,且十分明确:他想要万毅向李天佑“学习打仗”。
万毅闻言十分生气,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都认为自己远远胜过李天佑。
凭年龄,他比李天佑大7岁;凭过往履历,虽然说是鲜血厮杀出来的辉煌,但也耀眼亮丽。
他是原来东北军的一员骁将,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张作霖的东北陆军讲武堂,年在多名毕业生中以第一名的成绩优秀毕业,为此他还得到过张学良的奖励,一块怀表和一把指挥刀。
他也做过少帅张学良的贴身副官,当过东北军的营长、团长、旅长、代师长、师长。
在年春天,万毅担任东北军57军团团长时,率军在连云港抗击日军登陆,血染征衣,歼灭敌人数百人。
他的一套指挥命令下来,匪首刘桂堂抱头鼠窜,而后万毅等人更是和日伪军张宗援部再次发生激战,很快,张宗援部被打得落花流水,毫无招架之力。
军屡战屡败,却妄想再扳回一城,他们开始在连云港强行登陆,万毅闻言身先士卒,拼命抵抗,经过一天一夜激战,日军疲惫不堪,只能走迂回路线,想沿铁路向西。
但第一一二师发觉日军意图之后,设伏再次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之后云台山一战,万毅和第六七二团团长白喜禄约定,午夜时分,第六七二团从正面开始攻击,而第六六七团从侧翼奇袭,同时发动攻击。
这一招虚晃一枪,敲山震虎,日军两面受敌,只能落荒而逃,武器弹药一批军用物资他们来不及拾取丢的漫山遍野四处皆是。
同一年的秋天,他又率领军队在合肥烧毁日军机场,毁坏敌人飞机9架。
年初,他率领部下破袭津浦路,将日军少将原山方雄活捉,年初他升任旅旅长后,又和部下一起袭击了路东南大店,亲临山头指挥,歼灭日军两个中队,可以说过往是战功赫赫。
他因为积极抗战反蒋,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认为是“最反动的团长”,在日军眼中,万毅也是十分可怕的人物,当时在日军中流传一句话,“不怕万一,就怕万毅”。
他的过往功勋是依靠着打仗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如今却要向李天佑学习,他不服气。
但是当万毅与李天佑共事数个月后,他们一起并肩作战过,一起风餐露宿过,万毅对李天佑的看法逐渐转变,他直言,“李天佑是红军中的优秀指挥员之一。学习打仗,这话我服气!”
战场之下无长短,战场之上见真章。
从一开始的“学习打仗”,心不甘情不愿,到如今的“学习打仗”是由衷之言,万毅是拿得起也是放得下。
结语
人不对,可以换一个人重新开始。
路不对,可以换一条路重新继续。
万毅从东北军一路厮杀,鲜血和功勋没有磨灭他的初心,无论岁月如何磨平心中的棱角,他心中的家国情怀始终熠熠生辉,点亮着一方天地。
参考文献:
陈冠任.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M].中央文献出版社,.
王健英编著.第七届中央领导成员和解放战争时期党政军高级领导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01.
汤少云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部编.开国将帅[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04.
百年潮杂志社编.中国政治局势的重大转变纪念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02.
中共连云港市委宣传部编.大海扬波:怀念谷牧同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09.
大连市金州区史志办公室编.风雨晦明九十年万毅将军纪念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