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
我出生在大山深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祖上代代平民百姓。母亲不识字,但母亲和煤油灯教会了我们做人,教给了我们知识,教育着我们成长。记忆中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每天我们弟妹几个挤在煤油灯下写完作业后,母亲会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儿,给我们讲故事,同我们一起做猜谜的游戏,其喜也洋洋,其乐也融融。以至于至今我都会觉得,那时的时光是多么美好,多么叫人*牵梦萦,难以忘怀。在那个年代,弟妹众多的家庭,生活比别人家更艰辛,父母比别人家的大人更操劳。但父母硬是含辛茹苦把我们弟妹六个送出了大山,让我们端上了铁饭碗,吃上了公家饭。母亲教给我们的“一穗谷,打满屋”的谜语,是我第一次受到的诗歌启蒙教育。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首诗,也是后来影响我一生的诗。我们家不是书香门第,更不知“唐诗三百首”为何物。但这短短六个字,把一盏普普通通的煤油灯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那么形象,那么生动,那么温暖,那么美好!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奥妙和神奇,它不仅道出了乡亲们对粮食丰收殷切的期冀,也表达了老百姓对幸福生活强烈的向往。这是母亲的灯,也是游子的灯,更是乡愁的灯。每念及此,我脑海中便会浮现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诗句和画面。每一个离家的游子,当你夜幕下远行归来,远远看到故乡的三两点灯火,那应该是天下最温馨最美丽的风景。
若干年后,母亲的灯光终于把我照耀成为了一名诗人,我仍然觉得母亲教给我的第一首诗,是全天下最美最好的诗。所以,我写作时不只一次写到母亲的灯。比如“常思故里小油灯,照我童年夜夜明。书海拼搏无尽日,心头总亮那朵红”,比如“手抚儿时豆油灯,不闻母亲唠叨声。当年笑语何方觅,扁豆花摇一架风”。虽然不太讲究平仄,但的确是发自我心底的感情和声音。
母亲的灯,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最美丽的灯,比太阳红,比星星亮,是我心中一生一世永远璀璨的灯。
(本文转自年9月19日燕赵晚报)
唐朝小雨简介:本名冯静辉,河北省平山县十里坪村人,河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诗作散见于《诗刊》《星星》《绿风》《青年作家》《北京文学》《诗神》《河北文学》《飞天》《青春》《延河》《诗》《*河诗报》《燕赵诗人》《巫山》《山东诗人》等数十家报刊。诗歌入选《中国当代实力诗人作品展》《年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短诗首》《中国散文诗精选》等多种年度选本。出版诗集《月光开满村庄》等。平山文学微刊编辑部
总编:邢剑君
副总编:张凤奇赵永中李巨涛
李*伟李吉伟孙彦平
艺术指导:曹郁唐朝小雨
后台编辑:李吉伟
图片摄影: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学监制:邢剑君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