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灌肠里为甚没有肠碗脱vs灌肠,到
TUhjnbcbe - 2021/2/20 4:39:00

上回说到「碗脱」一举击败「碗团碗托碗秃碗饦碗坨」等一众鱼龙,登顶该荞面小吃名号的正字宝座。正得意之间,突然人群中杀出一个自称「灌肠」的挑战者,扯着嗓子道:

什么碗脱,哥才是正名!你到龙城太原,著名的几家小吃店,食品街的杨记灌肠就不说了,还有贾记灌肠、南记灌肠等等,著名的王萍面皮也卖灌肠。无不以「灌肠」为名。

太原老店·杨记灌肠

小编心想,这也的确,咱们一直在讨论的这种「由荞面糊蒸熟后在碗碟内冷却凝固成型然后切食」的小吃在晋中、晋东南一带确实都称作「灌肠」,主要集中在太原、榆次、寿阳、祁县、太谷、文水、榆社以及长治晋城下辖的县市。

小编画了个大致的「碗脱·灌肠势力分野图」,从图上可以看出,这种荞面小吃的覆盖范围与晋语区基本重合,当然,在晋语区之外也有零星存在,比如河北承德、石家庄平山县、天津蓟县甚至东北某些地方也有。

「灌肠」一词的流通范围则基本相当于晋语区的并州片、上*片。而在「灌肠区」和「碗脱区」的交界处,也有两词共存的地方,比如文水、小店等地,当地人普遍认为「碗脱」和「灌肠」从口感到调味烹饪方式有些许区别。不过从根本上来看,是同类食品。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的「扒糕」其实也是类似的荞面食品。(注意,这里的灌肠和北京小吃炸灌肠不是一种东西)

北京扒糕

那既然都是「由荞面糊蒸熟后在碗碟内冷却凝固成型然后切食」的小吃,不论跟「灌」这个动作还是「肠」这个东西都没任何关系,那并州、上*为什么就叫「灌肠」了呢?我们来听听灌肠店家们自己的说法:

太原杨记灌肠店内

太原著名的杨记灌肠在店里写道:

为何叫“灌肠”呢?因为产于高寒地带的荞麦,粘性很大,有助于肠胃当中一些轻浮细小的杂物,如毛发、粉尘等,排泄出去,故取名为“灌肠”。

太原十大小吃的一篇文章里这样说:

正宗的或者说是做得好的灌肠,利滑爽口,有一种直下腹中,味进肠内的感觉。类似于酒,好酒感觉酒力能入脐,次一点的只能到膈了。

太原晚报天龙副刊的晋风专栏则认为:

「灌肠」应写作「罐掌」。其理由为做这一食品时是在罐子里面用手掌和面,所以应叫「罐掌」。

太原清徐民间说法是「罐渣」:

罐渣至今己有数百年历史。最初,有人无意中将吃荞面糊糊剩下的“渣渣”(徐沟人把用面和成汤状的东西叫“渣渣”)盛在陶饭罐中蒸烤,熟后用醋蒜调味食之,另有一番风味,便命名为罐渣。

晋东南民间传说表示本作「官尝」:

相传,元代襄垣人李执中在朝为官,有一年奉旨回乡选贤,路过襄垣西营,吃了摊贩的「黑皮麦团」,赞不绝口。摊主炫耀质高味佳,李尚书食赞,竖招牌「官尝」,遂有「西营官尝」流传至今。

……

种种民间说法不一而足

老实说,小编自幼在汾阳长大,属于地道的「碗脱」区。第一次在太原听说「灌肠」二字的时候,脑海里想到的是这种东西:

……好吧其实想到的是这种东西:

既然叫「灌肠」,肯定得跟「往肠子里灌东西」扯上点关系才对吧,然而很明显,被叫做「灌肠」的这种「碗脱」等价物,显然与此无关。(神奇的是,淳朴的晋中、晋东南的普通民众好像也很少有人对此产生异议,一直就这么按照「灌肠」来叫着、写着……)

好吧那么我们试着从真正合情合理的「灌肠」来入手看看。最原始也是最广泛的「灌肠」是一种叫做「血灌肠/血肠」的传统食物,南方北方许多地方都有。即把猪血灌入洗净的猪大肠,煮熟蒸熟后血肠凝固,切块然后拌上佐料、或者煎炸炒来吃。

猪血灌肠

令人惊喜的是,我们发现不少地方的血灌肠都不是单纯地灌入猪血,而是或多或少地加入一些其他佐料。取决于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食材,有的地方加入糯米,有的地方加入粉条,有的地方加入小麦面粉,而晋语区周边和内部的不少地方,都有把荞麦粉/荞麦糁子加入猪血的做法。已知的就有甘肃庆阳、山西霍州、河南安阳等地。

猪血荞面灌肠

而再进一步,我们又发现在陕北、山西西北、内蒙古等地,有一种只灌荞麦面糊、荞面糁子汤而不带猪血的灌肠做法。这样一来,这种「灌肠」的主要原料其实就和「碗脱」是一样的了。

陕北纯荞麦灌肠

山西河曲纯荞麦灌肠切片

陕北子长纯荞麦灌肠切丝

倘若这种「素」灌肠是晋中、晋东南等地「灌肠」的原始形式,那么,又是什么时候变成和「碗脱」一样,用碗来成型,而不再用猪大肠来制作的呢?

在晋中的徐沟县(今清徐县徐沟镇),也正是「碗脱区」和「灌肠区」的边界处,我们找到了新的蛛丝马迹。

民国时期的徐沟文人刘文炳(—),利用毕生精力完成的巨著《徐沟县志》是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山西地方志。其体例严谨,一改封建时代旧志的风格,采用了科学研究及统计的方法,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甚至还史无前例地运用音韵学、语音学研究了徐沟方言,堪称史上第一部晋语研究著作。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种乱世,辗转多地,最终由一己之力于年在甘肃天水杀青,是山西史上的伟人之一。

在该《徐沟县志》的「民俗志」中,详细记录了民国时期徐沟民众的各种饮食。其中有一句:

荞面汁在碗蒸熟成固体者,曰贯肠(以猪血和之者),一曰碗脱(以盐汁和之者)

这不正是「红灌肠」和「白灌肠」的区别么!

在今天晋中一带的徐沟、榆次等地,老一辈曾有「红灌肠」和「白灌肠」之区分,红灌肠就是在荞麦汁中混入一些猪血,然后碗里蒸熟,因此显红色;白灌肠则不加入猪血,只加入一些调味料,然后在碗里蒸熟成型,因此显灰白色。只不过现在人们随着观念的改变,已经越来越少有人吃「红灌肠」了,绝大多数店里都只贩卖「白灌肠」了。

而在几十年前《徐沟县志》时代,红白灌肠还是以「灌肠」和「碗脱」来区分的。

相信读到这里,我们已经不难理出一个「灌肠」的脉络:

晋地大部曾广泛存在将荞面和猪血灌入猪大肠然后蒸熟、切制的「灌肠」,晋中地区也不例外。

后来一种叫做「碗脱」的食品进入晋中,特点是纯素荞面,碗内蒸熟成型。

碗脱的工艺影响了旧的灌肠制法,人们开始弃用不易得的猪肠,也使用碗来做模具,但是内容物依旧是荞面+猪血。名字依然叫灌肠。

后晋中地区逐渐将碗脱称作「白灌肠」,将原来的灌肠称作「红灌肠」。

新时代以来人们逐渐不再吃「红灌肠」,白灌肠占了主导,继而不再强调其色泽,直接将白灌肠称作「灌肠」了。

最后让我们回到方言上。晋中地区「灌肠」二字的读音同「灌张」,即第二字是不送气的z/zh声母,这是晋语并州片方言的特色。阳平声调的字,也就是普通话的二声字在并州方言的白读系统中多读不送气的声母(可参考:小店话常用不送气字),这一点在汾阳的「东村」即汾阳东乡片方言区也同样存在,如:疼读dng,盆读bng,齐读ji,肠读zho,糖读duo,婆读bu(婆-初二去婆婆(bubu)家)等等。

往期文章精选:

到底叫碗团碗托碗秃碗饦碗坨还是碗脱?

山西面食不接受批评,更不接受错别字

「鸿鹄之志」用汾阳话应该怎念咧?

解读汾阳方言中的分音词现象

初六的大风上林舍的水,向阳的骡子开垣庄的夕阳

腊月二十三街上卖的「饧si瓜儿」是怎做下的咧?

为甚汾阳话腊八粥唤下「zhur」咧?

汾阳方言

1
查看完整版本: 灌肠里为甚没有肠碗脱vs灌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