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官微商务合作——
太原晚报有奖报料热线——
退休30年来,郭守敬老人默默坚持,或单独,或合作,完成着心里的三个愿望。
"我笔下的历史都是小历史,但大历史都是由小历史拼接而成的。了解小历史,让后代知道家里曾经的事,知道家族曾经的事,知道村里曾经的事,同样有意义。"如今,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距离实现自己的愿望,越来越近了。
文化不高愿望不小11月28日下午,在亲贤北街老人的家里,记者见到郭守敬老人时,他正在进行一天的“必修课”——写毛笔字。
老人自嘲地说,他的文化不高,但热爱学习,尤其爱写毛笔字,坚持了一辈子。笔下的内容丰富:所思所想,所见所闻。
女儿在一旁介绍:“写字、锻炼和听戏,这都是业余爱好,我父亲的‘主业’是写家史,写郭家史,写村史。”
郭守敬老人今年83岁,晋源区五府营村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区供销社退休。
此后,并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他,开始醉心整理自己的家史,村里的“郭”姓史和五府营村史。
曾经一度,子女们认为父亲纯粹是自找烦恼。“村里的郭姓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他居然想搞清楚,我们开始并不理解。”女儿说。
坚持卅年追溯过往如今,30年过去了,老人成果丰硕。见到记者,老人手里抱着一摞,胳膊夹着几本,高兴地将自己的成果一一展示。
自己的家史,老人足足写了有几十篇。从青年时代参加工作,到结婚生子,到家里变故,风雨几十年,有纪念意义的事情,都被老人记录下来。
翻着郭老的家史册,有看电视剧《金婚》之感,一页页,一年年,转眼就是一辈子。如今,这本家史已经被女儿打印装订完成。
记录自己一家的事情是容易的,要搞清楚五府营村的郭姓从哪里来,绝非易事。
老人愣是和村里几位族人一起,调查几十年,终于完成五府营村郭姓的族谱整理。
老人兴奋地说,五府营村的郭姓来自洪洞,时间在年。当时一对名叫普珍、普义的兄弟逃荒落户在此,五府营村自此有了郭姓。
目前,郭姓在五府营村是大姓,约占村民总人数三分之一。
从郭氏兄弟开始,到现在五府营村郭姓已有22代,具体情况大致核实完成,排序记录,装订成册,分与族人共享。
老人耳背,负责协助“翻译”的儿女介绍,为调查郭姓在五府营的历史,父亲几十年来,或结伴,或单独,一次次外出核实情况,洪洞、寿阳、太谷、榆次、太原西山等地,均留下了他的足迹。
此外,老人目前还与几位同伴一起,正在整理五府营村志,大抵在今年年底完成。
另外,老人自己还写了一本五府营村史,记录了近百年来发生在村里的重要事件,也基本完成。
目标达成留给后人拿着自己家里的历史册,郭老的女儿感慨地说,一些事她经历了,一些事她没有经历,一些事她知道,一些事她不知道,关键是,通过这本家史小册子,她更懂父亲了。
对五府营村郭家族谱的整理,更是父亲对村里近千口郭姓人的一份礼物。
老人整理出的五府营村史,内容非常丰富。旧社会的苦难生活,抗战时期的艰苦斗争,新中国时期的不懈努力,一件件,一段段……
这本从年开始的村史,记录了五府营近百年的历史。
郭老介绍,他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前的事情他不清楚,但他是个愿意打听的人,听老一辈讲了不少过去的故事,最早的故事是年。
老人指着一段《在我村打死两个伪警察村人遭殃》的文章介绍,那是年的事情,他依稀记得,后来考证并完成记录。
那年,两名伪警察被八路*在五府营村铲除,日本*子报复,疯狂寻找八路*线索。
村长刘有柱等人守口如瓶,只字不露。最终,刘有柱竟被活活打死。事后,全村人厚葬刘有柱。
其他,诸如土改、四清等重大历史事件,还有五府营村通电、土地下户等,也有记录。
“这些历史是五府营人自己的历史,后人应该知道,这是我写它的意义。”郭守敬老人说。
太原晚报记者申波/文牛晨阳/摄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