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授权,本文严禁公号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太原晚报官微商务合作——
太原晚报有奖报料热线——
在图书馆里,安静地坐上一阵儿,在书册里纵横上下五千年,或与美术馆展厅内的一幅山水人物"相看两不厌",是很多市民闲暇时的乐趣。
"十三五"时期,我市公共文化事业创新发展。太原市图书馆向最有精神、最有内涵、最有温度的全国一流现代公共图书馆迈进,太原市美术馆赢得专业声誉,我国第二部博物馆领域地方性法规--《太原市博物馆促进条例》正式施行,竖起博物馆建设的太原标杆。身在其中,不难发现: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更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太原市图书馆,前来读书阅览的市民络绎不绝。
图书馆全国一流12月7日,周一,太原市图书馆每周闭馆日。来自灵星社区服务中心的自闭症孩子们走进市图,体验自助式图书馆的流程,在少儿借阅区享受阅读的快乐。美丽的公共阅读空间,为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搭建起了小小的“星球”。年10月1日,太原市图书馆新馆全面开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李国新教授,参观市图后评价,“空间、环境、资源、服务国际一流,太原市图书馆是新时代中国公共图书馆的样本……细微之处见精神,见创新。”
市民15分钟共享阅读服务圈形成。太原市公共图书馆二级总分馆制搭建完成,全市文献统一分编、数字文献共建共享,读者服务一证通用、通借通还。年底,山西省首家24小时无人值守太图城市书房——郝庄馆开馆,闹市中多了一家静谧的阅读空间。太图在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养老院、社区等建立分馆,截至目前共建分馆34家。
“十三五”期间,太图服务效能在全国公共图书馆名列前三。“太图讲坛”“书香雅集”“市民课堂”等二十大品牌公益阅读活动,立体多元。“晋阳文献数据库”“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中国历史人物数据库”等珍贵古籍数字文献数据库,满足了更大的阅读需求。年,有万人次走进太图,借阅量万册次。“书香太原”人人共享。年,全国首创主题书房“马克思书房”在太图开放,融学习研讨、展览展示、数字阅读和趣味活动于一体。今年暑期,马克思书房开设“少年公开课”,多所中小学校学生参加,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小朋友们在老师教、自己谈、大家说的氛围中听故事、涨知识,感受与学习时代精神。
美术馆全面开花“面中乾坤”山西面塑艺术展,年9月底在太原美术馆开展,30多位“非遗”传承人的几百件作品,“一面百样儿”。市民韩异凡,一边观赏各色花馍,一边与同伴交流,“山西地方花馍种类真多,一对比还真不一样,既朴素,又体现了生活习俗。”
自年7月开馆以来,坐落在汾河之畔的太原美术馆,成为太原的又一文化地标,省内外展览接龙,提高了城市的文化生态。
作为全省首家大型专业美术馆,太原美术馆一级展厅3个,2级展厅7个,是目前国内体量最大的美术馆之一。开馆之初,美术馆承办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展,全国和省内近百万人参观展览。几年来,举办百余场国家级大型专业性学术展览,赢得了专业声誉。
太原美术馆连续承办全国第五届、第六届青年美术作品展,第五届、第六届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大型美术馆进行长期交流合作,联合举办“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新态·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等大型专业性展览。策划的展览多次入选国家级项目。
馆内典藏的美术精品丰富,截至年7月30日,太原美术馆馆藏作品件(套),包括油画、版画、国画、雕塑、书法、民间美术、唐卡、壁画、粉画、素描、漫画、建筑画、漆画、水彩、金石、速写等。
到太原美术馆的观众会发现,馆内还有馆。“吴为山雕塑馆”,长期展出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艺术家吴为山捐赠的雕塑作品。“力群版画艺术馆”,典藏力群版画作品81件、国画书法作品10件。“馆内馆”集收藏、展示、研究、创作、美育普及为一体,成为静止的艺术风景。
博物馆大开眼界年国庆节,太原博物馆开馆首展“紫禁风华——太原·故宫文物展”开展。3个月观众25万人次,清代万寿盛典、明清官式建筑、宫廷珐琅器、明代御窑瓷器等余件珍贵文物,让市民在家门口就逛了一回“小故宫”。
山西博物院市民参观壁画艺术展。
我市博物馆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以历史类博物馆为基础、专题性博物馆为特色,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类别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的博物馆体系。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备案博物馆35座,其中,国有博物馆20座,非国有博物馆15座,平均12.7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太原市博物馆促进条例》年7月31日颁布,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二部博物馆领域地方性法规。太原鼓励建立具有三晋文化、晋阳文化、晋商文化、工业文化、醋文化等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鼓励利用古建筑、名人故居、工业遗产、红色遗址、近现代建筑等设立博物馆;对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扶持*策。太原市文物局*组书记刘玉伟表示,“多建小而精、小而美,看得见、听得懂、摸得着的博物馆。”探寻三晋文风文脉和晋阳肌理脉络,融入时代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身边博物馆和百姓城市会客厅。年,全市博物馆举办展览个,接待观众万人次,举办社会教育活动场。太原博物馆“抟土成金——馆藏明清瓷器展”“盛世华容——邵仲节牡丹主题画展”“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等,从不同方面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浸润细无声,太原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为市民的文化生活增色添彩。
太原晚报记者陈辛华
摄影邓寅明
“十四五”晒愿景开放共享营造独特
陈辛华
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主力*。未来五年,在保障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基础上,太原公共文化服务要往高质量方向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包括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品牌建设应作为有力抓手,突出太原特色,举办讲座、展览、节庆演艺等高水平公共文化活动,提供“订单式”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遵循开放共享、服务群众原则,公共文化服务与教育、科技、旅游等融合发展,营造独特的文化记忆与文化体验。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