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晚报之星王竹红不忘初心为村民
TUhjnbcbe - 2021/5/22 4:36:00

↑点击图片更精彩哦↑

武乡县大有乡李峪村是我市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地上无资源,地下无矿产,李峪村的百姓祖祖辈辈过着面朝*土背朝天的生活,是个典型的以农耕为主的村庄。年以来,在村*支部书记王竹红的带领下,农忙时节村民拿起锄头种地,闲暇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登上舞台当演员,利用颇具特色的演艺文化,这个太行山深处普通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魔术村”。同时,王竹红抓住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这一契机,团结带领全村群众,依托自身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如今,这个小山村家家都有魔术师,人人都能露“两手”,被誉为中国“魔术第一村”,红色旅游和魔术表演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新门路。

王竹红,民间艺人、魔术大师,“中国魔术第一村”领头人。现任武乡县大有乡李峪村*支部书记。第七届武乡县*协委员,第八届武乡县*协委员、常委,第十二届长治市*协委员,第十三届长治市*协委员、常委。代表作有:《三仙归洞》《空中浮人》《空中消失》《大变活人》《万剑穿心》《人体三分》等。年带领村民参加*河电视台春晚演出;年10月代表长治市赴北京大学参加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群众进京展演;年12月带领村民赴上海东方卫视参加“中国达人秀”选拔并成功晋级;年带领村民参加山西春晚演出;年12月带领村民参加《出彩中国人》山西赛区选拔赛并成功晋级;年带领村民参加山西省第二届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成功演出。中央、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对其先进事迹和李峪村魔术文化产业进行了报道。

A

十里八乡的大能人

在武乡县大有乡,一提起王竹红这个名字,老百姓无不伸出大拇指,直夸他是个远近闻名的大能人。

记者一行从武乡县城出发向东,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一路向前,大约半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大有乡李峪村。初冬时节,树叶已经枯*,地里的庄稼早已收获完毕。村子道路旁边有一座“王来法纪念馆”,这里是“地雷大王”王来法的家乡,对面的演艺大厅里,王竹红和几十位村民正在演节目,太原等地前来的近百名游客津津有味地观看着情景剧和魔术表演。

演出现场

李峪村地处武乡县东部,南沁县中段,距离武乡县城二十公里。全村现有村民户,多口人,耕地面积余亩,以玉米、谷子等传统的粮食种植为主,老百姓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虽然贫瘠,但是这片土地有着光荣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村民王来法善于制作地雷,他成功研制出了20多种地雷,带领村民在公路等地方布设连环地雷阵,给日寇以重击,李峪村和“地雷大王”王来法威名远扬。改革开放以来,李峪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形成了集谷子种植、小米加工和销售一体的产业化格局,是武乡县中部重要的粮食收购地、集散地。虽然能吃饱肚子,但是典型的农耕经济却让村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王竹红出生在李峪村的一个贫寒家庭,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人世,当时经济条件差,他只上过初中,是靠着乡亲们的帮助才长大成人。小时候,村里没有什么娱乐,王竹红喜欢在街头看艺人和马戏团的表演,他聪明好学,一边看一边跟着学,慢慢地就喜欢上了魔术这一行当。十几岁放下书本后,王竹红走入社会,他干过铁匠、木匠、摆过地摊,从经营小卖部到粮食交易,再到经营加油站,靠着聪明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逐渐积累起了百万财富,成为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大能人。

年李峪村换届时,王竹红被村民推选为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村里人希望在他的带领下,能够改变当时村子里人心涣散、贫穷落后的面貌。

李裕村剧院广场

B

小把戏有了大能量

一个人富不叫富,村里乡亲们都富起来那才算真正富。

怎么样才能带动村民一起致富,是王竹红上任后每天苦思冥想的问题。就在他头都想炸了的时候,魔术师刘谦给他带来了灵感。年除夕,大家都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刘谦在晚会上表演了近景魔术《魔手神彩》,从此红遍大江南北。刘谦的表演像一道灵光,让从小对魔术情有独钟的王竹红茅塞顿开,何不借助魔术表演发展李峪村的文化产业?这或许是一条致富门路。农忙的时候,大家去种地,闲下来可以表演魔术,既能挣点钱又能凝聚人心,一起致富。

王竹红的思路是,全国表演魔术的人很多,但是一个村子里很多人都来表演魔术的,在全国绝无仅有。要做就要做出点特色,才能形成轰动效应。心里有了想法,王竹红马上就行动起来,他开始苦练、学习各种魔术表演。经过一段时间刻苦学习,他已经掌握了一部分魔术表演技巧,第一步的成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感觉条件成熟了,王竹红把村“两委”成员召集起来,和他们讲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让他没想到的是,却遭到了所有班子成员的反对。王竹红回忆起当初的情况时说:“最开始没有一个人赞成我这种想法。”大家认为他这个村支书不干正经事儿,说变魔术这种街头的小把戏,不能吃也不能喝,还能赚得了钱致富?各种嘲讽、质疑声不断。“甚至在最初的两年多时间里,大多数村民都是这样的想法。”王竹红说。碰了壁的王竹红,会后找几个平时要好的*员和村民,和他们谈想法,想得到他们的支持,可是,任凭他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也没有一个村民理解和支持。

就这么认输?王竹红没有动摇!他知道,要让村民认可他的想法,就要先让他们先看到希望,得到一些实惠、尝到甜头。于是,一有机会王竹红就在街头巷尾表演魔术,吸引人们观看,村里几个年轻人好奇跟着他学习魔术表演,王竹红带着他们四处表演。最开始,王竹红自己偷偷贴钱,然后告诉他们是人家给的演出费用。表演魔术可以挣钱的消息传开后,村民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高起来。这时候,王竹红提出了“捆绑”要求,孩子想学魔术,家里的大人也得跟着一起学。

真正让村民改变对他表演魔术的看法,是当地媒体的一次报道。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竹红带着两个徒弟在武乡县消夏晚会上表演,县电视台播出了他们的节目。消息传回村里,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没想到王书记的小把戏上了电视,还能挣钱!从那之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跟他学习魔术表演的队伍。

情景剧地雷场景

C

全村一半人会变魔术

王竹红的演出队伍从最开始的一个人,逐渐扩大到了十几个人。他根据这些人员的年龄、性别等不同情况,分别教他们几种魔术绝活。队伍是不断壮大了,但由于当时名气小,他们演出机会很少,每次外出的演出费,很多都是王竹红自己贴钱发给大家。

改变发生在几次大型演出之后。年,王竹红和村里的演出团受到邀请赴汾阳市贾家庄演出,之后又到常平集团表演,参加*河电视台的节目演出……李峪村的魔术表演开始为大家所知并小有名气。农忙时节村民拿起锄头种地,闲下来他们登台演出。带着这些精彩的魔术,王竹红带领着村里的魔术表演团每年演出数十场,长治市文化产业周、山西电视台和*河电视台的春晚、央视《村里达人》和《出彩中国人》、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晋级赛……都有他们的身影。

神奇的魔术表演

经过学习和培训,李峪村会表演魔术的人越来越多,“魔术村”的名声也越来越响。王竹红个人投资购买了几十万元的魔术道具,并和村民结合生产生活实践,先后打造出“空中浮人”、“大变活人”等多个魔术节目,并在演出中不断磨练和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老魔术不断被翻新,花样也越来越丰富。

以前农闲时节,李峪村很多村民多是聚在一起搓麻将、玩扑克,甚至为了输赢争得面红耳赤。现如今,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子都在学习变魔术。村里多口人,多人可登台表演,有一半的村民会变魔术。在王竹红的带领下,他们的魔术表演机会逐渐多了起来,村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变化。李峪村也靠着“家家户户会魔术、人人都能露两手”,走出山西,走向全国,赢得了中国“魔术第一村”的美誉。央视《焦点访谈》等栏目曾对王竹红先进事迹和李峪村魔术文化产业进行了专题报道。

D

乡村旅游带火小山村

近年来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武乡县举全县之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王竹红牢牢抓住了这一契机,想着依托自身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把外地的游客吸引到李峪村来。

武乡县红色旅游线路穿李峪村而过,是游客到八路*总部旧址王家峪、砖壁的必经之处。建在李峪村口的“地雷大王”王来法纪念馆,曾先后有亚、非、拉6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前来参观访问,是当地最早对外接待中外游客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王竹红下决心扩建王来法纪念馆,现在,重新修缮后的“地雷大王”王来法纪念馆内,展出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史料,还利用高科技光电设备,辅以仿制的各种石雷、木雷,吸引着各地的游客。

年,村里争取到“美丽乡村”建设基金,建起了演艺厅并投入使用。现在,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魔术表演,还可以观看村民自编自演的《太行丰碑》、《太行雷神》等情景剧。“情景剧+魔术表演”成了李峪村的演艺品牌,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王竹红担任村*支部书记的十多年间,从支付村民劳务报酬到购置各种魔术道具,再到村里演艺大厅的建设,投入个人积蓄余万元。他用实际行动激发了全村百姓对文艺表演的热情,引领了李峪村魔术产业的发展。他说,虽然他自己的积蓄花了不少,但是看到村民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收入得到了提高,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感到很高兴,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很值得,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没有辜负乡亲们对他的信任!

王竹红说,李峪村还依托文化产业,搞起了田园采摘、农家客栈等旅游项目,目前正在打造”红色旅游+特色文化+绿色农业“的乡村旅游体系,将来李峪村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来源:上*晚报

文字:长治日报全媒体记者郑学兵杨亚娟

图片:长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乐

视频:杨上赵浩

编辑:董龙

监制:张海霞

版权声明

长治日报社所属《长治日报》、《上*晚报》、i长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的内容,任何单位及个人在互联网、无线客户端、微博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晚报之星王竹红不忘初心为村民